孩子:挑戰下載
- 電子書名稱:孩子:挑戰
- 電子書分類:生活
- 電子書作者:【美】魯道夫·德雷克斯,【美】薇姬·索爾
- 電子書類型:TXT/PDF
- 信息來源:當當網
- ISBN:9787807680741
- 出版時間:2015-1-1
-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標簽: 育兒 教育 兒童 心理 心理學 家庭 家教 文化
免費下載說明:
- 一、《孩子:挑戰》是作者【【美】魯道夫·德雷克斯,【美】薇姬·索爾】創作的原創小說作品,經版權方同意授權給誰知我電子書下載提供該小說免費下載!
- 二、誰知我電子書下載免費提供TXT小說,TXT電子書下載。本站所有電子書資源均由網友提供的網盤,所有資源本站不負責保存,如果您認為本站的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將該鏈接刪除。本站不負一切責任!
孩子:挑戰目錄
第二章 了解孩子
第二章 鼓勵
第四章 孩子的錯誤目標
第五章 對懲罰與獎賞的誤解
第六章 利用自然結果和合理邏輯結果
第七章 堅定而非強硬
第八章 對孩子表現尊重
第九章 發展對秩序和規律的尊重
第十章 發展對他人權利的尊重
第十一章 消除批評和減少錯誤
第十二章 保持規律
第十三章 花時間訓練
第十四章 贏得合作
第十五章 避免給予過度關注
孩子:挑戰在線試讀
八個月大的麗薩換尿布時又踢又翻又扭,幾乎讓媽媽無法進行。媽媽經常氣得輕打她一巴掌,讓她安靜下來。麗薩則會委屈地哭。
可能我們會吃驚,八個月的嬰兒就能用非語言的理解能力發現讓媽媽受挫的方式。我們好像從來不愿承認嬰兒的智力其實很高,相反,我們似乎更愿意把很聰明的孩子當成傻傻的,認為他們不懂,然后按照這樣的想法把他們養成傻傻的成人。任何會觀察孩子的媽媽都會發現并承認,嬰兒非常聰明。
九個月的諾曼,父母都是聾啞人,而諾曼是正常孩子。有一天他在地上爬的時候磕到了頭。他坐在地上轉向媽媽,開始哭。他張大嘴巴,臉扭成一團,淚流滿面。但讓人吃驚的是,他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別人繼續在旁觀察。這時媽媽快速跑向諾曼,把他抱起來安撫。嬰兒能夠察覺周圍的狀況,并調整自己加以適應。諾曼沒有發出聲音,因為他能感受到父母聽不到。再大一點的孩子會用使勁跺腳的方式而不是尖叫,向聾啞父母
表達自己憤怒。父母感受到震動,就會做出反應。
在上面的例子里,媽媽需要訓練麗薩在換尿布時做她應做的那一部分,媽媽可以贏得合作。首先,媽媽要明白麗薩的目的,以便有行為方向。其次,媽媽可以調整麗薩的生活,增加洗澡穿衣服的次數,由此訓練麗薩。再次,每次麗薩亂動不讓媽媽給她穿衣服的時候,媽媽可以平靜地給她溫暖的微笑,用手抓住她說:“我的寶貝能學會靜靜躺著。她是個大姑娘,能做到既可愛又安靜……”麗薩能不能聽懂每個詞并不重要,她能感受到媽媽的意思。媽媽的愛從微笑中傳遞出來。麗薩能感受得到,并且給予回應。同樣,嬰兒能從大人緊皺的眉頭中感受到憤怒,也會通過更大的力量回應。如果媽媽能做到不動怒,只是用令人愉快的方式堅持,麗薩就會明白。只要麗薩安靜下來,媽媽就放開她。如果她再扭動,媽媽就再抓住她。這樣就能讓麗薩學會合作。
在現在逐漸民主化的社會環境中,我們發現有必要對一些詞匯的真正含義進行新的審視。例如“合作”,在過去的專制社會中,合作的意思是按照命令做。下屬要與上級
“合作”。民主為這個詞賦予了新的意義:我們一起工作,達成所需的目標。民主環境有更多的平等和自由,也同樣有更多的責任。當專制的情況不再,我們就需要用技巧鼓勵孩子合作,而不是要求孩子合作,也不是命令孩子合作。我們需要贏得孩子的合作。
媽媽給四個孩子分配了家務活,每個人早上要鋪好自己的床,此外,斯圖爾特負責清理衛生間,吉納維芙負責洗碗,羅伯塔負責打掃客廳,龍妮負責把垃圾和報紙倒掉。每一天,為了讓他們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媽媽都是先提醒再責罵,最后是大吼和懲罰。她經常對孩子說的話就是:“你們最好合作,否則有你們好看。”
很明顯,媽媽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們要做我讓你們做的事,否則有你們好看。”她強制決定每個孩子應做的事,并且“讓”他們去做。四個孩子就會對這種壓力進行反抗;與此同時,正是這種強制的方式刺激了叛逆和挑戰。媽媽分配家務活的態度擺明了她是老板,而孩子的反應則是“來,看看你逼迫我會發生什么”的態度。這就成了權力之爭,這不是合作。媽媽是在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而不是贏得他們的合作,以促成全家共同擔負生活的責任。那么媽媽怎么才能鼓勵孩子,達成真正的合作呢?她可以找時間和所有家庭成員討論一下,列出家務活兒清單。然后媽媽先選擇她將做哪些工作,再問大家剩下的工作怎么辦?爸爸和孩子們選擇自己想做的工作。這樣媽媽就表現出了她對孩子們的尊重,讓他們選擇和決定。如果有人沒有做自己分內的活兒,媽媽什么也不用說,也不用幫他做。這項工作被荒廢一周后,媽媽可以再開一次會:“斯圖爾特上周選擇了打掃客廳,他到現在還沒有做。我們應該怎么辦呢?”這個“我們”就將責任給了全體人,媽媽不再是權威,而只是一個引領者。每個人的建議都會得到尊重,最終達成大家都接受的解決辦法。來自全家的壓力是有效的壓力,而來自大人的壓力則會激發反抗。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叫作家庭會議,我們會在后面討論。
我們想要強調的是,現在的家庭是團隊,而不再是一人領導,其他服從,團隊會激發每位成員為整體利益而努力。每位成員都會關注家庭的整體需求。合作的意思,就是每個成員各自努力,共同完成對全體最好的事情。
比如四個成員的家庭里,合作就像一輛四輪貨車。每個成員是一個輪子,全家人一起就是貨車。四個輪子需要同時滾動才能讓貨車順利移動。如果一個輪子卡住了,貨車就會忽然停下來或者改變方向。如果一個輪子掉了,貨車就需要修理,否則無法前行。每個輪子都同等重要,沒有哪個格外重要。貨車行進的方向,也是由四個輪子一起決定的。如果其中一個脫離,這輛貨車就會成為廢物。這個道理和家庭成員具體有多少個沒有關系,這輛家庭貨車可以由任何數量的輪子來支撐。
當我們說訓練孩子合作時,我們自己需要率先有合作的態度。這個合作,不是妥協,而是心里有這樣的想法:我要跟大家一起,和諧地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當家庭的和諧氛圍被干擾時,我們就知道這個合作被打破了——貨車的一個輪子或者更多的輪子被卡住了,我們自己很可能就是被卡住的一個。
家里的每個成員都可以學著思考:怎么做對整個家庭團體最好?“現在這個情況,需要我做什么?”我們要想的,不是要別人做什么,這是我們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別人,是對他人的不尊重。我們也不能為了和氣而過分順從他人,這樣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在我們幫助孩子學習合作時,要常常提醒自己合作的真正意義,有基本的共同規則,并且每個人都接受。
父母所做的有害無益的事情中,有一樣就是:我們決定多大年齡的孩子才能幫忙做家務。當一個剛學步的孩子想幫忙擺餐具時,我們說:“哎呀,不行,你還太小。”等他長到了六歲,我們又要求她擺餐具。這時孩子會覺得,反正父母一直不需要我幫忙,憑什么現在我要幫忙?我們浪費了很多能讓孩子出份力的機會。如果孩子很小就得到允許可以出力——不是被要求,而是被允許——他就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為自己的小小成就而自豪。
七歲的沃德感冒了一個星期,每天五歲半的唐娜和四歲的洛蘭在游戲室玩。星期六早上是全家的大掃除時間,每個人都要出力。這是沃德病愈后的第一個活動。到了打掃游戲室的時候,沃德說:“我覺得我不用幫忙,因為這個星期我一直在床上,沒有把這里弄亂。”媽媽說:“沒錯,沃德,我知道你沒有弄亂這里。我相信如果你問問唐娜和洛蘭,她們會需要你的幫助。”沃德想了想,開始幫兩個妹妹收拾玩具,媽媽吸塵的時候還幫忙擦桌子。后來沃德又發現最上層的玩具擺得不夠整齊,建議大家說:“我們一起把玩具擺整齊吧。”三個孩子和媽媽一起開心地打掃。他們做完以后,唐娜開心地大聲說:“哇,這里看起來真棒!”“是啊,真的是這樣呢!”沃德非常同意,并且驕傲地補充:“而且是咱們一起做好的!”
沃德的想法有道理,而且他的抗議也可以理解。可以看得出這個家庭已經建立起了很好的關系。媽媽用很智慧的方法贏得了沃德的合作,她認同沃德的想法和抗議,并且巧妙地引導沃德將關注點轉向當時情況的需要以及他可以給妹妹提供幫助。同時媽媽讓沃德感受到作為家里最大的孩子,幫忙是一種光榮,這說到了沃德的心里。當沃德提出大家一起把頂層的玩具擺整齊,他發現自己不但能幫忙,還能引領。大家既完成了必要的工作,又享受了快樂時光。
有的時候,為了贏得孩子的合作,我們可能需要幫助孩子在家庭關系中重新定位。我們回到第二章貝絲的問題。貝絲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已經發生了變化,她需要引導。媽媽尋求專家幫助,專家告訴媽媽,貝絲認為只有幼小無助的嬰兒才重要,并幫助媽媽看到拒絕貝絲對貝絲造成了負面影響,據此他們為貝絲制訂了重建價值感的計劃。
重建價值感的第一步,就是媽媽讓貝絲幫助照顧嬰兒。媽媽請貝絲從廚房的保溫器中把奶瓶拿過來,可是貝絲卻生氣地沖出屋子。過了一會兒,貝絲回來了,尿濕了褲子。媽媽意識到,貝絲的問題的確比較嚴重。但這次她沒有大驚小怪,也沒有責怪。她把貝絲抱起來,問她是不是想再次成為媽媽的小寶寶?貝絲緊緊抱著媽媽,啜泣起來。媽媽深深體會到貝絲的感受,靜靜地安撫她。然后,媽媽建議貝絲睡到她曾經用過的嬰兒床上,幫她換尿布,用奶瓶給她喂奶喂水,像對待小弟弟一樣對待她。第二天早上,貝絲愉快地發現,媽媽先幫她換了尿布才去照顧弟弟。六點鐘,她也有享用奶瓶的時間。媽媽還會給她嬰兒食物。晚些時候,貝絲想在床上玩玩具,媽媽給了她一個嬰兒玩具。她想要蠟筆,媽媽回答:“小寶寶不會涂色,你是我的小寶寶呀。”每次貝絲想要非嬰兒物品時,媽媽都溫柔并理解地給她這個答復。過了一天,到了中午的時候,貝絲急切地宣布,她是個大孩子,不想當嬰兒了。“好的,沒問題,寶貝。”媽媽回答,“那你覺得你是不是能夠幫助什么都做不了的弟弟呢?”貝絲給了媽媽熱切肯定的回應。媽媽接下來鼓勵了她“長大的行為”,貝絲的嬰兒行為就此消失了。
……
任何人在被強迫時都不會通情達理,把我們的想法強加給別人,是無法贏得合作的。
事實上,所有的人際關系中都有合作的存在,只是我們很少仔細研究。有的時候,父母需要重新調整這個人際關系。第二章中的大衛和喬治,實際上正是以合作的方式來維持他們的人際關系的。當“好大衛”激怒喬治成為“壞孩子”時,喬治就通過自己的行為回應大衛。當“壞喬治”表現出好行為,“好大衛”就會不舒服,覺得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于是再次激怒喬治,如此循環。兩個孩子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讓媽媽忙著表揚大衛、責罵喬治。這個既定的互動合作關系中,
如果向任何一個方向轉移,都能使情況發生變化。告訴喬治他也能成為好孩子,這沒有用,一定要穩定平靜地鼓勵他改變自己的合作方式。喬治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孩子”,何況,當他好的時候,弟弟會加倍努力讓他“壞”。這時,媽媽可以通過自己對兩個孩子的了解,針對不同孩子做出不同反應,以改變現在的合作關系。首先,當喬治認為自己“壞”的時候,媽媽可以不接受他的自我認識,同時停止關于好和壞的評論。而每次當大衛表現很好時,媽媽可以平靜地接受:“好,我很高興看到你享受其中的樂趣。”而當喬治表現出不良行為時,媽媽可以先擁抱他說:“我理解你。”可能你會說,這太難了。是啊,這不容易,誰說過做父母是件容易事兒呢?
……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越大越驢的妥妹子已經任性到上天,她不喜歡洗頭擦脖子縫兒摳鼻屎戴帽子穿衣服,不要試圖挑戰,她會哭抽給你看#熊孩子養成記#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好老師】如果教育者只是傳授知識,然[嘻嘻]后用考試來篩選他們,那不是真正的教育.或者過分強調興趣,那是一種溺愛,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孩子們需要被激勵,應對挑戰,然后取得進步,建立自信,獲得正能量,再去建立更高的目標,應對更高的挑戰…周而復始,從而建立一個良性的循環:喚醒孩子的內心動力.這才是真正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親愛的朋友,早上好!中秋節快樂! 為什么要天天學習? [太陽][鮮花]教育孩子是個系統工程, 一路上,孩子會給你一個又一個的挑戰。 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的觀念也在不斷地改變。 你看到的就是, 他給你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 培養一個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的。 孩子不是您的專屬品,是送給您的一個很好的禮物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他爸哭 還捧著頭 非常沮喪 把頭埋在他爸大腿上 大概意思 這鴨子不理我啊 跑走了 他爸很無奈的對我笑笑 我忍不住笑出聲 小孩子哦 這么小了就有自尊了 男孩子啊 人生第一次被只野鴨子挑戰[拜拜][拜拜]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接二連三的事來了我都接著為的是不讓人說我現在家里家庭主婦,我需要被證實有價值,但是這對一個兩個孩子的媽來說需要大把時間去準備是非常挑戰的事情,我不想放下開始的機會,也不愿忽視小女兒的需要,我帶著疲憊的身體和精神,一股腦得把煩躁,沒有耐心發到老大身上,開始覺得我不適合再多管她了。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繪本分享# 想慢慢分享一下我家兄妹愛看的繪本,這套《不一樣的卡梅拉》是我兒子的最愛,兒子四歲半,已經讀了整整三年,他經常會拿來給我讓我講給他聽,這幾只有點叛逆,聰慧靈敏,詼諧有趣的小雞真是這個階段小孩子的化身呢。為了夢想執著而勇敢,跳出傳統限制,挑戰各種困難,加油,孩子們!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三亞的天氣真是琢磨不透前一秒還是烈日當頭下一秒就可以狂風暴雨第一次帶孩子粗遠門玩兒真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這次出來玩沒有一張游客照[淚] 三亞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見過各種花式俯臥撐,你一定沒見過女生做花式引體向上!Marisa Inda 雖然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但依舊熱愛健身,喜歡挑戰不可能!“ 許多人潛意識里都覺得柔弱是女生的代名詞,但在健身的時候,每一個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心] 秒拍視頻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就這樣過去了半個月,像過去了半年。壓力每天都有,聲帶也變得很容易啞,但每次上課看到一些孩子巴靈巴靈求知的小眼神,覺得只要他們學會了就都值得了w太多挑戰,真的沒有最難,只有更難,既然知道明天會比今天難,何不提前慶祝一下?hhhhh
來自微博用戶2016-09-15 14:22:05
的評論我始終相信,最好的教育就是「潤物細無聲」。 你有意識的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孩子只覺得一切自然。 這才是對家長最大的挑戰: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適時作為。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關鍵是從孩子有興趣的地方入手,引導孩子做那些更有挑戰的事。”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成人積極的教養態度對孩子影響很大。在一個寬松、充滿正向鼓勵的”非競性環境“中快樂成長,讓孩子始終覺得自我成就感和滿足感,可以幫助孩子很好地建立起自尊和自信,從而獲得將來應對競爭性環境的能力,以積極的心態應[花心]對未來的挑戰。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如何讓孩子接受“逆境鍛煉”】1、鼓勵克服困難,培養抗挫勇氣: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鼓勵他勇敢面對,向困難發起挑戰;2、有意設計障礙,培養抗挫能力:如帶孩子登山、野營、讓孩子到艱苦的地方體驗生活;3、利用現實生活:自己的事自己做,提高獨立生活能力,同時讓孩子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一些勇于挑戰螞蜂的汪星人,雖然心疼,但看著真的好萌,心疼這些毛孩子[笑cry][笑cry][笑cry]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鼓勵孩子接受挑戰】鼓勵孩子探索新食物:比如嘗試一種新食物,交一個新朋友,或者學一項新的體育運動。父母往往擔心孩子受傷,經歷失敗,而忍不住越俎代庖。因此父母要學會努力克制,不隨意插手幫忙。因為孩子需要感受經過努力,克服種種困難而取得成功的喜悅。#陜西科普#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石鐵大星星之火教育關愛團##實踐成就夢想##長歌頌黨,星火傳魂#大家一起合作,終于挑戰成功了以前孩子們一直沒有成功的板凳多米諾。在孩子們的呼聲下,老師也進行了嘗試,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奧運金牌][奧運金牌]@石家莊共青團 @石家莊鐵道大學共青團 @石家莊市學生聯合會 @石家莊鐵道大學經管學院團委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給討論設一個結果】你要時刻的準備好。當你的孩子在跟你爭論或討論,在向你挑戰的時候,你可以給孩子一個特定的結果,這樣你就可以早點結束這場爭論了,比如說,微笑著給孩子一個他期待的結果,然后你可以指使你的孩子去做一件小家務,關鍵在于讓你的孩子忘記這場爭論。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獨生子女迷思:四口之家更和諧?】由于獨生子女政策限制,許多中國父母各顯神通,務必一圓兒女雙全之夢。然而,這一相對傳統的家庭觀是否經受得住現代生活方式的挑戰?一位心理學家稱:要幾個孩子和要不要孩子本質相同。關鍵在于,身為父母的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和質量。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孩子今天鬧覺使勁的哭,我受不了也偷偷的抹眼淚,我媽看見了也紅了眼眶,都是媽媽的女兒,已經不知道該用什么語言來形容了,以后的心理挑戰還有很多,我該怎么去承受
來自微博用戶2016-08-18 15:05:17
的評論終于忍不住啦!寶寶對馬蓉真是好,怎么會那么好!@王寶強 可是馬蓉、馬蓉!@金耳朵兔子 已經沒有語言形容這個壞人了,如果不愛請放手,為什么要傷他那么重、那么狠!騙錢!車禍是真的嗎?孩子是寶寶的寶寶嗎?我希望只騙錢了,后兩個都不是真的,不要再挑戰我的底線了[淚][淚]#王寶強離婚#
來自微博用戶2016-07-28 00:38:17
的評論《青少年自信口才》專場公開課[愛心]:您想幫助孩子提升自信,讓孩子學會口才演講,大方談吐,表達想法嗎?您想幫助孩子學會人際關系,快樂溝通,受人歡迎嗎?您想讓孩子更加開朗陽光燦爛嗎?您想讓孩子鍛煉自我、挑戰自我,增強領袖才能和團隊管理組織能力?[玫瑰]特邀【新勵成教育科技股份有限
來自微博用戶2016-07-28 00:38:17
的評論我成功模仿了一段 怪獸大學-孩子你真棒 的片段,你也來挑戰一下吧!網頁鏈接 @英語流利說
來自微博用戶2016-07-28 00:38:17
的評論無論繁忙還是悠閑,孩子只有在感覺到自己思想是自由的時候,才能充滿樂趣地去主動學習,而任何強迫式的教育都不會有好的成效。要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沮喪,他才能勇敢地去接受任務、迎接挑戰,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只會沉悶死板地啃書本。
來自微博用戶2016-07-28 00:38:17
的評論D501 太太家小區的健身點有個萌翻的高低單杠..然并卵..這孩子喜歡挑戰高難度的東西..這個跑步機是什么鬼?累死Ma了!你這像是感冒咳嗽該有的狀態嗎[眼淚]不過8點回家倒頭睡也是可愛滴不要不要的[微笑]
來自微博用戶2016-07-28 00:38:17
的評論男人最怕女人的眼淚,女人最怕孩子的眼淚!兒子哭鬧時,我說不要挑戰你媽的底線啊!他爸特別悠閑的說:兒子,你媽沒有底線,沒事哭吧!和我對你媽一樣,沒底線![鄙視][鄙視][鄙視]
來自微博用戶2016-07-28 00:38:17
的評論卡耐基第3期《任我行任我說》戶外活動&廣州站 讓孩子體驗“奔跑吧,兄弟”那般的酣暢淋漓的同時鍛煉自信口才! 我們的活動目的是通過戶外拓展,鍛煉孩子們的口才、溝通、責任心、感恩、金錢意識,讓孩子提前體驗未來的生活,挑戰自己,贏得肯定,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網頁鏈接
來自微博用戶2016-07-28 00:38:17
的評論#IU李知恩##U愛娜日記# 我的第五帖: 雖然比她大,卻不停地在她身上學到東西。不斷地挑戰自己,對別人滿懷敬意,堅持自己的小個性,怎么會有這么可愛又成熟,正直又聰明的女孩子!
來自微博用戶2016-07-28 00:38:17
的評論能不進我臥室嗎?能不翻我的東西嗎?能不蹦我的床嗎?一次次挑戰我的底線!知不知道這樣非常不禮貌!非常沒有家教!家長們能管好自己家的熊孩子嗎?[怒][怒][怒]
來自微博用戶2016-07-28 00:38:17
的評論我的節目《22《孩子:挑戰》第二十一章避免沖動:采取孩子預設以外的行動》已經上傳,來自FM1792062 龍貓家族成長俱樂部,快來聽聽(下載@荔枝FM 可離線收聽)22《孩子:挑戰》第...
來自微博用戶2016-04-27 23:47:42
的評論#王俊凱# 是全員加速中又有這個年紀孩子氣的單純坦蕩,又有超出年紀的擔當和睿智,還是挑戰不可能中眼中滿滿的堅持和感動,不管經歷什么一句“我可是大哥”安慰擔心他的人,亦或是他的一路不屈為夢堅持…你的盛開我看得到@TFBOYS-王俊凱 圖cr:logo